首页 文案列表 专题片解说词 党建专题片 专题片【百年中国】解说词文案 (四十一)

专题片【百年中国】解说词文案 (四十一)

文案配音员:GN156
党建专题片 1439 分享



四十一、新青年


      安庆市西南二十多公里的地方有一座山,关于这座山的名字《怀宁县志》作了这样的记载,1879年安庆市北关有一位婴儿在这里出生,他就是陈独秀。


      当年安庆是长江沿岸的重要城市,陈独秀在这里渡过了他的少年时代,和传统的知识份子一样,陈独秀的启蒙教育,是从四书五经开始的,祖父在他的身上花费了大量的心血,但僵化的教育方式,常常使陈独秀与严厉的祖父作对,但他又不得不屈服于母亲的眼泪,陈独秀后来在自传中回忆过早年的经历。1896年,17岁的陈独秀考取秀才,一年后却在南京参加乡试时落榜了。


      1900年,21岁的陈独秀离开家乡,来到上海,从那年到他死后归葬故乡,47年间陈秀再也没有回来过。1901年陈独秀东渡日本,那时的日本是维新运动的大本营,在那里陈独秀开始接触西方民主思想。1915年6月,陈独秀从日本回国,其后的三个月,陈独秀到处奔走,实现一个在当时看来非常简单的理想一办杂志。1915年9月15日,第一期杂志在这里顺利诞生,陈独秀给它取名《青年杂志》。一年后,他在「青年」前面加了一个「新」字,


      从此《新青年杂志》如横空出世,迅速成为当时思想界的一个重镇,民主和科学成为陈独秀的思想武器,后来这两个词根据英文译音,被称为「德先生」和「赛先生」,成为其后几十年使用频率最高的两个词。在湖南,《新青年》成为青年毛泽东的必读书,当时,他正在省立第一师范读书,后来他回忆说:《新青年》上,我很欣赏陈独秀和胡适的文章,他们一度取代了梁启超和康有为,成为我的效仿的榜样,在四川,当时任靖国军旅长的朱德,在朋友那里读到了思想激进的《新青年》,不久他依然抛弃了月薪两千大洋的优越生活,决定出国寻求真理。《新青年》成为许多青年人汲取营养的理论阵地。在「德先生」和「赛先生」的大旗下,传统伦理的代表儒家思想成为《新青年》的攻击目标。两千年来几乎没有人对孔子的地位提出质疑,而胡瑜则把批判的矛头尖锐地指向孔子学说,在胡瑜,胡适,鲁迅等人的推动下,激烈的反传统启蒙运动在社会上引起强烈的反响,1916年冬天,陈独秀来到北京筹款,此前,已经出版了六期的《新青年》引起北京思想界的注意,正在酝酿北京大学改革的蔡元培,找到了陈独秀。在当年这间简陋的小旅舍里,两人第一次见面,这是一次历史性的握手,,一所大学,一个刊物,它们的结合将培育一场影响深远的文化思想运动。



免责声明:以上整理自互联网,与本站无关。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,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、文字的真实性、完整性、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,请读者仅作参考,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。(我们重在分享,尊重原创,如有侵权请联系在线客服在24小时内删除)

为您的创意找到最好的声音

平台累计配音,超40,050,000 分钟

  • 品质保证
    15年专注网络配音行业 500+国内外专业配音员
  • 多种配音
    中文多场景配音 提供小语种配音
  • 公司化运作
    提供正规发票 签订服务合同
  • 双重备案
    工信部公安双重备案 取得文化经营许可证
  • 7*14全天候服务
    公司实现轮流值班 9:00-21:00都有客服
更多